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头条热点 > 正文
    购物车
    0

    疏肝理气治六郁,调经止痛用香附

    信息发布者:爱如暖阳
    2017-09-17 20:48:43    来源:黄帝内经一聊就懂   转载


    2017-09-17 黄帝内经一聊就懂

    小编导读

    香附,别名莎草、香附子、雷公头,有“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之美称,属莎草目,莎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莎草的干燥根茎。秋季五谷丰收时是采挖香附的时节,人们将采挖的莎草根茎除去泥沙,去毛须,即可入药。



    香附多分布于我国广东、河南、四川等地。本品多呈纺锤形,有的略弯曲,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有纵皱纹,并有6~10个略隆起的环节,节上有未除净的棕色毛须和须根断痕;去净毛须者较光滑,环节不明显。质硬,经蒸煮者断面黄棕色或红棕色,角质样;生晒者断面色白而显粉性,内皮层环纹明显,中柱色较深,点状维管束散在。气芳香,味微苦。


    1

    典籍来源


    1.《本草纲目》:“利三焦,解六郁,消饮食积聚,痰饮痞满,胕肿,腹胀,脚气,止心腹、肢体、头目、齿耳诸痛……妇人崩漏带下,月经不调,胎前产后百病。”


    2.《本草正义》:“香附,辛味甚烈,香气颇浓,皆以气用事,故专治气节为病。”


    【性味】辛,微苦,微干,平。


    【归经】归肝、脾、三焦经。


    【功效】疏肝理气,调经止痛。


    【主治】治肝郁气滞,胸胁胀痛,疝气痛;脾胃气滞腹痛。主月经不调,痛经,乳房胀痛。


    【用法用量】煎服,6-9g。醋炙止痛力增强。


    【使用注意】气阴不足者慎用。本品含挥发性成份,入汤剂不宜久煎。



    2

    临床应用


    1.治疗急慢性肝炎:香附,配伍茵陈蒿、垂盆草、龙胆、柴胡等28味中药而成复方益肝丸。成人每次4克,小儿酌减,孕妇慎用。


    2.治疗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香附,配伍柴胡、枳壳、延胡索、白芍、炙甘草为气滞胃痛丸。开水冲服,一次5克,一日3次。


    3.治疗月经不调:香附,配伍艾叶、吴茱萸、肉桂、当归、川芎、白芍、地黄、黄芪、续断研末,炼蜜为丸,每日3次,每次6克,开水化服。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