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菵草 以上这些禾本科杂草可选以下五大类药剂成分:1.精恶唑禾草灵,代表产品有德国拜耳的骠马;2.炔草酯,代表产品有先正达的麦极;3.唑啉草酯,代表产品有先正达的爱秀和大能,其中大能是炔草酯和唑啉草酯的复配剂;4.啶磺草胺,代表产品为陶氏益农的咏麦和优先;5.甲基二磺隆,代表产品有德国拜耳的世玛和阔世玛。对于难除的禾本科杂草,建议可采用二元复配(世玛+骠马、世玛+大能、优先+世玛:只能用其中一款助剂、咏麦+世玛:只能用其中一款助剂、世玛+爱秀,以上产品要求:现混现用,2小时内用完) 世玛® 世玛®为30克/升甲基二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甲基二磺隆,英文通用名称:mesosulfuron-methyl;CAS登录号:208465-21-8;化学式:C17H21N5O9S2;化学结构式如图2。 图2 甲基二磺隆结构式 甲基二磺隆属支链氨基酸合成酶抑制剂。它通过抑制植株所必需的氨基酸——缬氨酸和异亮氨酸的生物合成,阻止细胞分裂和植物生长。药剂通过植物的茎叶吸收,经韧皮部和木质部传导,少量通过土壤吸收,抑制细胞分裂,导致敏感植物死亡。 该产品低毒,施药期宽,可防除硬草、早熟禾、碱茅、棒头草、看麦娘、菵草、毒麦、多花黑麦草、野燕麦、蜡烛草、牛繁缕、荠菜等麦田多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部分阔叶草,对雀麦(野麦子)、节节麦、偃麦草等极恶性禾本科杂草也有较好控制效果。 在我国春小麦田上登记用于防治牛繁缕、部分阔叶杂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茎叶喷雾,用量为20~35毫升/亩;在冬小麦田上登记用于防治部分阔叶杂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茎叶喷雾,用量为20~35毫升/亩。于小麦3~6叶期,禾本科杂草出齐苗(2.5~5叶期),背负式喷雾器每亩对水25~30升,或拖拉机喷雾器每亩对水7~15升,对全田茎叶均匀喷雾处理。施用时必须临时桶混相当于0.2%~0.7%喷液量的表面活性剂;防除旱茬麦田中的雀麦(野麦子)、节节麦、蜡烛草、毒麦、黑麦草等恶性禾本科杂草时,建议采用25~30毫升/亩的制剂用量,防除稻茬等麦田中的早熟禾、硬草、碱茅、菵草、看麦娘等其它靶标禾本科杂草时,建议采用20~25毫升/亩的制剂用量。 注意事项:在小麦整个生育期最多使用1次;冬季低温霜冻期、小麦起身拔节期、大雨前、低洼积水或遭受涝害、冻害、盐碱害、病害等胁迫的小麦田不宜施用;主要以小麦、杂草、天气和地块4个指标来决定具体用药时间,建议冬前用药;施用前后2天内不可大水漫灌麦田;有阔叶草发生的田块可以和2甲4氯、双氟磺草胺、苯磺隆混用,但不能和2,4-滴混用;某些春小麦和角质(强筋或硬质)型小麦品种对本剂敏感,使用前须先进行小范围安全性试验验证;施用后有蹲苗作用,某些小麦品种可能出现黄化或矮化现象,小麦返青起身后黄化自然消失,可抑制小麦徒长倒伏;麦田套种下茬作物时,应于小麦起身拔节55天以后进行。 阔世玛® 阔世玛®为3.6%二磺·甲碘隆水分散粒剂,有效成分为0.6%甲基碘磺隆钠盐和3%甲基二磺隆。甲基碘磺隆钠盐英文通用名称:iodosulfuron-methyl-sodium;CAS登录号:144550-36-7;化学式:C14H13IN5NaO6S;化学结构式如图3。 图3 甲基碘磺隆钠盐结构式 该产品为小麦田苗后防除禾本科杂草和部分阔叶杂草的内吸选择性茎叶除草剂。可防除硬草、早熟禾、碱茅、棒头草、看麦娘、菵草、野燕麦、雀麦、节节麦、多花黑麦草、毒麦、蜡烛草、猪殃殃、稻槎菜、婆婆纳、宝盖草、大巢菜、牛繁缕、繁缕、小飞蓬、碎米荠、播娘蒿、荠菜、小花糖芥、独行菜等大部分麦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部分阔叶草,对冰草、麦家公、野老鹳、泽漆等极恶性杂草也有良好控制效果。具有低毒,对恶性禾草活性较高、杀草谱较广、使用较方便等特点。 在我国的登记作物为冬小麦田,用于防治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及阔叶杂草,喷雾用药,用药量为15~25克/亩。建议于小麦3~6叶期,禾本科杂草出齐苗(2.5~5叶期),背负式喷雾器每亩对水25~30升,或拖拉机喷雾器每亩对水7~15升,对全田茎叶均匀喷雾处理;施用时必须临时桶混相当于0.2%~0.7%喷液量的表面活性剂;防除旱茬麦田中的恶性禾本科杂草时,建议采用25~30克/亩的制剂用量;防除稻茬等麦田中的早熟禾、硬草、碱茅、菵草、看麦娘等其它靶标禾本科杂草时,建议采用20~25克/亩的制剂用量。 注意事项:在冬小麦整个生育期最多使用1次;某些春小麦和角质(强筋或硬质)型小麦品种对本产品敏感,使用前须先进行小范围安全性试验验证;施用后有蹲苗作用,某些小麦品种可能出现黄化或矮化现象,小麦返青起身后黄化自然消失,可抑制小麦徒长倒伏;麦田套种下茬作物时,应于小麦起身拔节55天以后进行;建议采用扇形雾或双空心锥形雾喷头喷施;一般冬前使用为宜,原则上靶标杂草基本出齐苗后用药越早越好;冬季低温霜冻期、小麦起身拔节期、大雨前、低洼积水或遭受涝害、冻害、盐碱害、病害等胁迫的小麦田不宜施用;施用前后2天内不可大水漫灌麦田;不宜与2,4-滴混用。 拜宝玛® 拜宝玛®(33%氟噻·吡酰·呋悬浮剂)为拜耳公司2015年上市的三元复配除草剂,有效成分为11%呋草酮、11%氟噻草胺和11%吡氟酰草胺,有着“禾阔双除”的功能,是麦田除草剂产品线的重要产品之一。它是拜耳在小麦除草剂市场精心打造的第4匹“宝马”,旨在轻松实现从苗前封闭到苗后除草再到开春安全除草的完美服务模式,同时更为小麦田杂草抗性管理提供了一个有力工具。 该产品综合了类胡萝卜素抑制剂和细胞分裂抑制剂两类除草有效成分的作用机理,可被杂草根系和幼嫩芽、叶吸收,单、双子叶杂草兼除。与其他主流小麦田除草剂不同,拜宝玛®作用机理独特,从而使其成为抗性解决先锋、抗性管理专家。试验证明,拜宝玛®对抗性看麦娘、早熟禾的防治效果明显优于常规除草剂炔草酸。此外,拜宝玛®具有长效的杂草封闭效果,芽前封闭处理,能有效抑制杂草出土。 该产品在我国冬小麦田上登记用于防治一年生杂草,中等毒,土壤喷雾,用药量为60~80毫升/亩。采用配备抗飘移的扇形或双空心锥形喷嘴的喷雾器,每亩加水20~30升,进行土壤封闭喷雾处理。施用时期应在冬前冬小麦播种后,禾本科杂草出齐苗前(第1批出苗的最大禾本科杂草一叶一心之前),无风日。其中以禾本科杂草萌发盛期施用最安全高效。 注意事项:作物整个生育期最多使用1次;轻度滴漏、雾滴过大或重喷时,有可能导致受药麦苗茎叶局部出现触杀性黄化或白化斑,但一般不影响小麦后期生长;条播带镇压的麦田,可于小麦条播镇压后(条播机后加镇压器)当日用药;撒播小麦播后苗前用药的,应于降雨或灌溉后喷施;建议在土壤自然或人工沉实后、禾草1.5叶期前进行土壤喷雾处理;对雀麦、节节麦和野燕麦无效;麦收后下茬可连作小麦或常规轮作玉米、高粱、旱稻、大豆、花生、棉花,轮作或改茬换种其它作物前,需先试验后种植,具体请咨询当地农技部门。 骄马® 骄马®(50%吡氟酰草胺可湿性粉剂)是德国拜耳公司生产,2016年9月上市的一款全新小麦田播后苗前连封带杀除草剂。其有效成分吡氟酰草胺英文通用名:diflufenican;CAS登录号:83164-33-4;化学式:C19H11F5N2O2;化学结构式如图4。 图4 吡氟酰草胺结构式 吡氟酰草胺为酰胺类除草剂,质量高、效果好,按要求使用对小麦和后茬都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可以用于玉米、大豆、麦田防治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小麦田猪殃殃、牛繁缕、婆婆纳、宝盖草、麦家公、野油菜、播娘蒿等大多数一年生阔叶杂草。在杂草发芽前后施用可在土表形成抗淋溶的药土层,在作物整个生长期保持活性;具有抑制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作用,杂草萌发时通过药土层幼芽或根系均能吸收药剂,吸收药剂的杂草植株中类胡萝卜素含量下降,导致叶绿素被破坏,细胞膜破裂,杂草则表现为幼芽脱色或白色,最后整株萎蔫死亡;死亡速度与光的强度有关,光强则快,光弱则慢。 一般而言,吡氟酰草胺芽前或芽后早期用于秋播小麦田和大麦田,防治禾本科杂草或阔叶杂草用药量为125~250 g/hm2。 注意事项:每季最多使用1次,建议与不同作用机理的除草剂轮换使用;本品对鸟类、鱼类、水蚤、藻类、蜜蜂、家蚕、蚯蚓低毒,对赤眼蜂有低风险性,施药时应避免对周围蜂群的影响、开花作物花期、蚕室和桑园、鸟类保护区附近、赤眼蜂等天敌放飞区域慎用;远离水产养殖区施药,应避免药液流入河塘等水体中。
农田杂草是指那些生长在农田、分布很广、危害农作物、极需铲除、非人工有意栽培的植物,它们是自然环境中适应性最强、最繁茂的植物,其数量与类别非常多,今天小编就单独与大家聊聊麦田的常见杂草有哪些?
由于生态环境的变化与耕作模式的改变,小麦田间杂草的种群发生了一些变化,新型杂草日趋增多,了解杂草的名称与生理特性,才能对路选择药剂完成安全高效的防除。
小麦田常见杂草:
播娘蒿(又名:麦蒿)属于十字花科杂草,一年生或两年生草本,种子繁殖,在我地多数10-11月份出苗,翌年4-6月份为花果期,花絮顶生,花色黄色,每株结籽量8000-70000粒,种子有二次休眠特性。
荠菜(又名菱角菜),十字花科一年生或两年生杂草,种子繁殖,花序顶生或腋生,白色花,种子千粒重0.1125克,每株结籽量一般5000-30000粒。
麦瓶草(又名:米瓦罐、灯笼草)石竹科越年生或一年生杂草,种子繁殖,一般10月份出苗,早春出苗数量少,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花期4-6月份,种子一般混杂于作物种子种传播,休眠期3-4个月。
麦家公(又名田紫草),紫草科一年生或两年生杂草,根稍含紫色物质,种子繁殖,于秋冬季或翌年春季出苗,花果期4-5月份,花冠白色或淡蓝色。
猪殃殃(拉拉藤、爬拉殃)、双子叶植物纲茜草科,蔓生或攀缘状草本,聚伞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冠黄绿色,多于冬前出苗,4-5份现蕾开花,对小麦危害较大,争光争肥亦可引起倒伏。
大巢菜,(又名大野豌豆),双子叶植物纲豆科杂草,两年生或一年生蔓性草本,苗期11月份至翌年春,果期4-6月份,种子随熟开裂。
田旋花(又名野牵牛),双子叶植物旋花科,多年生缠绕性草本,地下茎及种子均可繁殖,有横生的地下根状茎,深达30-50厘米,铲断的地下茎多数亦能发新株,是地老虎与盲蝽的寄主之一,防治难度大。
打碗花(又名喇叭花),双子叶植物旋花科,多年生缠绕性草本,具有白色横走根茎,田间以无性繁殖为主,一般4月份出苗,缠绕性强。
葎草(又名拉拉秧),双子叶植物桑科杂草,一年生缠绕性草本,成株期株体大一般1到5米,茎与叶柄有倒生皮刺,一般3-4月份出苗,防治中要力争一个早字。
藜(又名灰菜)双子叶藜科一年生草本,种子繁殖,适宜发芽温度10-40度,我地麦田中一般3-4月份出苗,每株结籽量一般3000-20000粒,种子千粒重0.721克,是地老虎、棉铃虫的寄主之一。
扁蓄又名竹片菜,双子叶植物纲蓼科一年生草本,种子繁殖,集中于3-4月份出苗,抗药性强。
西伯利亚蓼(又名剪刀口、提莫酸),双子叶植物纲蓼科杂草,种子及根茎繁殖多年生草本,可多次开花结实,适应性极强,防治难度大。
刺菜又名刺儿菜,双子叶植物菊科多年生杂草,叶无柄边缘多刺,雌雄异株,开花紫色,最早于3-4月份出苗,以根芽繁殖为主,种子繁殖为辅,种子借助风力传播。
魁蓟,多年生草本,以种子和地下芽繁殖,身多刺而叶无柄,紫色花冠,种子羽绒状,可随风传播,花果期5-9月份,为恶性杂草。
节节麦又名粗山羊草,为单子叶植物禾本科,种子繁殖,一般冬前出苗,为 世界性难防杂草。
雀麦(又叫野麦子),单子叶植物禾本科杂草,多数冬前出苗,分蘖力、繁殖力、再生力极强,生育期比小麦略短。
看麦娘,又名棒槌草,单子叶植物禾本科一年生杂草,株高一般15-40厘米,种子繁殖,一般冬前出苗,繁殖能力强是麦田蜘蛛的寄主之一。
硬草为单子叶植物一年生或越年生禾本科植物,种子繁殖,种子在土壤中的适宜出苗深度为0.12-2.4cm,深度超过2.4cm难以出苗,分蘖力强,单株分蘖6个左右,较耐盐碱!
多花黑麦草为单子叶植物禾本科越年生或一年生杂草,喜温润耐低温耐盐碱,初期与小麦识别难度大,近几年在我地有蔓延之势。